行程一:从炮台到富丽敦
今日的富丽敦酒店所在之处,180多年前原是个装有多门大炮的浮尔顿(我还是对这个译名感觉比较亲切)堡垒,在新加坡河口肩负着保护新加坡市区的重任。
当时的邮政局位于新加坡河的另一边,商业区(今天的莱佛士广场一带)的商人往往得乘小船过河,或付费过人行桥才能前往邮政局处理邮务。
在新加坡河另一边的邮政局
随着市区的蓬勃发展,建于1829年的浮尔顿堡垒不得不在1873年走入历史。它被拆除后,所有的大炮都被迁至岌巴海港一带,取而代之的是同年建成的邮政局。
在浮尔顿堡垒原址上新建的邮政局
1919年,为配合一系列庆祝新加坡开埠一百周年的发展计划,这座服务了48年的邮政局于1921年被拆除,起而代之的是于1928年建成的浮尔顿大厦,邮政局是其中的一个机构。
浮尔顿大厦设计宏伟,正面的柱子原本有火炬雕刻,可惜这些雕刻在二战时期毁于战火。
负责雕刻的意大利艺术家
邮政局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其中一个特色是,里面设有当时东南亚最长的邮政柜台,全长为300英尺。
每当有新邮票发行时,集邮发烧友就会将邮局柜台处挤得水泄不通。
这是1972年7月9日新邮票和首日封发行时的热闹景象。
成立于1862年,以欧洲人为主的“新加坡俱乐部”当时也落户于浮尔顿大厦内。
新加坡俱乐部一隅
2001年,浮尔顿大厦易手后经过三年的整修,摇身变为高端酒店。
通往酒店的地下通道旁挂有好些介绍这座建筑的旧照片。
今天的富丽敦酒店内,也僻有一个角落为遗产文化馆,展出一些历史照片和文物。
这个于1970年1月18日为纪念新加坡初期开埠者的功绩而塑立的先驱纪念碑,由于经费不足无法完成,基石几经辗转终于在2010年回到河畔,在富丽敦酒店旁落脚。
行程二:希望之路
我们都把克罗福码头称为红灯码头,却不知原来最早的红灯码头,指的是于1854年建在浮尔顿前的“约翰斯顿码头Johnston’s Pier”。由于当时还未有电供,码头上塑立着红色灯柱,晚上燃起油灯为附近的船只引路,渐渐的就被俗称为红灯码头。红灯码头,是许多先辈们怀着希望踏上这片土地时的上岸之处。
约翰斯顿码头
到1933年,旧码头不敷应用被拆除,在附近建起新的哥罗福码头,人们还是按旧习惯以红灯码头称之。
克罗福码头
小时候到红灯码头看潮来潮往、看乘客上船下船的记忆犹新,它却在2006年被时代淘汰停止了运作,现在变成了“外滩一号”。
沿哥罗福码头前行不远,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海关建筑。
如今,从浮尔顿大厦、哥罗福码头到海关建筑一带都被同一个集团买下,重新发展成高端酒店和餐饮场所,对一般平民百姓而言,这些有集体回忆的地方都成了只适合保持一个距离欣赏的建筑。不知现在的丹戎巴葛火车站,将来是否也会飞上枝头便凤凰?
变身高端餐饮场所的海关建筑
行程三:梦想成真
滨海湾一带的风景线近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导游协会安排我们乘坐旅游巴士绕滨海湾一圈,途中在金沙附近下车,从濒海步道望向对岸的新、“旧”建筑群,回首早年先辈们离乡背井到此打拼,到后来的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其中不乏梦想成真的佼佼者。
旅游巴士行程结束下车时,我门顺路在鱼尾狮的旧居逗留一会儿。经导游介绍,才知道旁边那座建筑,是建于1919年、早年专门给船只提供淡水的机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