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自有幽閒趣

2010/11/6

新加坡社区游 - 狮城之小缅甸

参考了下面这本册子,拟定了大约的路线,我们展开了马里士他社区之旅。


马里士他路是以约瑟·马里士他 (Joseph Balestier)的姓氏命名。约瑟·马里士他是最早开发这片土地的人, 他于1834年在这一带租用了1000英亩的土地来种植甘蔗,并将此地命名为马里士他坪。

(蓝色数目字是我们的大致路线)

我们从诺维娜(Novena)地铁站出发,第一站先到位于汤申路的诺维娜教堂(Novena Church,又称圣雅风索堂)。



这座建于1950年的教堂,是二战后最早建成的教堂之一。其正面入口门廊顶上的半圆形山墙和正中部位的染色玻璃窗等独特设计,使它成了这里的地标之一;这区的多条道路和建筑物都沿用它的英文名称,连地铁站也不例外。

之后,我们步行至马里士他路,再转入大人路 (Tai Gin Road) 到晚晴园(现为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由于网上资料丰富,我写的决不会更仔细,这里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这里这里晚晴园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大人路”路名取自“伟大人物”之意,这是因为张永福先生送给孙中山先生的这座别墅(后来成为同盟会在南洋的总部)在这条路上之故。





馆内有两幅大型画作,虽然对画内的草根描述颇有亲切感,但几位衣装笔挺的人士像是被硬生生放进去似的,感觉有些造作。




(注:此文上载时,晚晴园已关闭进行翻新,将于2011年10月配合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重新开放。)

接着,我们到与晚晴园毗邻的缅甸玉佛寺参观。




请点击这里参阅有关马里士他社区缅甸路名及玉佛寺的介绍。




离开玉佛寺,我们转回马里士他路,先去品尝有名的豆花水解解渴,然后步行到文德路口的施茶亭。


早年,干净的食水非常珍贵,为马车夫、人力车夫和贫困者提供免费干净食水是一种普济大众的善举。每天负责装满这施茶亭内的水和茶,是文德路的同德善堂念心社寺庙从早年留传下来的传统。





再往前走,我们到了马里士他路418号的沈广合店屋。1900至1930年期间,橡胶业蓬勃发展,许多瞬间致富的新贵们都想通过新造的房屋来显示财富,于是掀起了新一轮的建筑热潮。那时候房屋上奢华装饰品和欧式建筑风格的元素越多,就越能体现业主的财势地位。沈广合店屋是它们现存当中的典型代表。



这是座建于1928年,具中西合璧风格又带有本地特色的建筑。若点击照片放大,可看到两头石刻狮子下方,有“沈广合”、“大中华民国”等字。在正中和两边的墙上雕满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吉祥图案 (尤其是华人特别喜欢的,与“福”字谐音的蝙蝠)。



食店招牌上刻的是西洋天使,门两边的柱子则刻着锡克守卫,这和华人在门扇贴上门神的风俗不同,大概是因为锡克人在殖民地期间一般受雇为警察或护卫有关吧!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可能会被视为种族歧视呢!


接着我们转入惹兰安拔士路(Jalan Ampas),到8号的前邵氏马来影城外观望。这座由邵氏兄弟于1947年建立的影城,曾经摄制了多部由本地马来戏班的歌手和演员主演的马来电影。




废置多年的影城现大门深锁,从缝隙望进去只见一片荒凉,对比之前博文“旧时物、旧时情 – 画报篇”里的一张照片,更让人有一种风光不再的唏嘘。

整条马里士他路上有几个“多”:肉骨茶店多、烧腊鸡饭店多、灯饰店多,近几年又加了一“多”,就是廉价酒店多。马里士他路旁店屋的门牌一边是奇数,另一边是偶数。奇数门牌那侧的小路多以缅甸城镇或港口命名,如下图左边红色帐篷旁的小路,是以缅甸1860年 - 1885年的首都“曼德勒”命名(Mandalay Road) 。而偶数门牌那侧的小路,则大部分是马来路名,如下图右边两棵大树旁的小路命名为惹兰安拔士路 (Jalan Apmas),意思是甘蔗园。


建于1986年,曾获“新加坡建筑学会荣誉大奖”的马里士他坊(Balestier Point),把商住混合用途建筑物巧妙地分隔成为住宅与商店,以便在拥挤的社区内为住户保留一些私人空间。设计特点是通过善加利用这里热带气候的条件来开辟高空绿化的景观,让所有住户都能在空中拥有独立的阳台和花园。这在当时相对于早期楼下是商铺,楼上是住宅的两、三层楼店屋,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位于马里士他路279号的马里士他坊(Balestier Point)

.
这间位于马里士他路328号的“南洋咖啡制造厂”,自1959年起便成为马里士他的另一个著名地标

继续往前走,到位于马里士他路292号 – 310号,另一排风格略有不同的沈广合店屋。




这排店屋的墙壁、柱顶或壁柱都铺上色调柔和的欧式釉面花砖,窗户上方则刻有花环和华彩装饰物。

 


据介绍册的资料说,这左右两座建于1950年代,都称为“濠华(Hoover)”的建筑(一为酒店,一为餐室),是属于“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而这种设计简单大方又不失精致典雅的风格于1930年 – 1960年在本地非常流行。我对建筑艺术一窍不通,只注意到两座虽然都有垂直的“鳍”型设计,但右边那座屋顶上有两只动物造型的装饰,左边那座则没有。

位于马里士他路246号和230号的双“濠华”

再前行不远,有间著名的“梧槽大伯公庙”。在甘蔗园的时代,马里士他一带是老虎出没,疟蚊滋生的沼泽地。1847年,当时在约瑟.马里士他庄园以北边缘的甘蔗园内工作的中国福建劳工,修建了这座供奉大伯公的神庙,祈望这位东南亚华人的守护神能保佑信徒们健康、平安。庙旁的戏台,是新加坡本岛最后一个独立式戏台。



回来整理游记时,发现漏了去介绍册内地图里施茶亭对面的豆沙饼店。我们误打误撞的去了大伯公庙对面的一间饼点,兰和敏各买了一些糕饼,后来向她们问起都说好吃。


之后,我们转入黄埔通道,在路口不远处就嗅到了从一间生产传统黑皮面包的面包店飘出来的,新鲜出炉的面包香。




午餐在又称为“大巴刹”的“黄埔巴刹”旁的“黄埔熟食中心”解决。中心内摊位林立,若不知如何选择,耐性又够的话,就从很多人排队的摊位着手吧!
  


“巴刹”是马来语的音译,是“市场”的意思

从马里士他路乘130号巴士,可抵达政府大厦(City Hall)地铁站附近的柏龄大厦(Peninsula Plaza)。听说这是在本地的缅甸人周末的集聚处,故相对马里士他路而言,这里是狮城更具缅甸情调的小缅甸。


柏龄大厦(Peninsula Plaza)

大厦里面有好多挂着缅甸文招牌的商店,如食肆、书店、日用品店、手机店等等,还有卖槟榔的。我注意到他们都很自律的把嚼过的槟榔渣吐进垃圾桶内,再走回原地和朋友继续谈话,过一会儿又走到垃圾桶去吐一口,就这样一直来来回回(有些索性就站在垃圾桶旁聊天)。

  



置身于这样一个周围都是缅甸人、缅甸文、缅甸语、缅甸食物香的环境,如果再来一道缅甸美食,半天的“狮城之小缅甸”游就可算是画下完美的句点了。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 条评论:

匿名 说...

新加坡本岛最后一个独立式戏台。我对这句话有点意见,因为它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我在中西部一带曾经看过一座木制的庙宇老戏台。

众里寻(陶知跞) 说...

这句话引用自介绍小册,引用时并未先加以求证。当时曾想过这句话的重点也许在“独立式”三个字,但本身对建筑没有很强的求知欲,也就没有深入探究。你提到的木制庙宇老戏台,可否进一步说明其地点,让有兴趣的朋友们可加以留意?谢谢!

于此部落格中搜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free counters